快訊/新颱風!路徑「猛衝台灣」 這2天殺來

最新颱風預測出爐!有新颱風可能生成並「通過台灣」,專家提醒,颱風生成與接近時間將帶來全台天氣劇變,民眾須留意大雨。

天氣風險分析師薛皓天在臉書指出,下週三(17日)南方低壓槽將逐漸形成,高壓減弱並東退,使低壓帶北抬,預計在菲律賓東側可能發展熱帶擾動。

關於生成時間,薛皓天說,目前系統尚未形成,預測生成時間落在下週二(16日)至下週三。低壓帶北抬將使下週三起水氣增加,迎風面的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降雨機會,午後受熱力作用,局部仍可能出現陣雨或雷陣雨;整體而言,下週中後期天氣仍有變數。

至於路徑,薛皓天表示,傳統數值預報顯示,系統接近台灣時可能為熱帶擾動或熱帶性低氣壓;而AI模式則有機會增強成颱風。路徑偏南,經巴士海峽通過後逐漸向廣東移動。

最接近台灣的時間預計落在下週四(18日)及下週五(19日),屆時各地天氣以多雲到陰、陣雨或雷陣雨為主,民眾需注意降雨及局部強風。

喝水後一直上廁所的人,與半天不去廁所的人,誰會更健康!醫生告訴你答案

有些人一喝水就上廁所,覺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反之有的人則幾乎不怎麼上廁所,喝多少水都被身體吸收了,認為自己身體很好!那這兩種人,究竟哪個更健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喝水後的正常上廁所水對人體至關重要。人體大約有60%至70%是水分,水分在體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調節體溫、維持血液流動、排除毒素、支持細胞功能等。

而上廁所,恰恰就是身體排除多餘水分和代謝廢物的方式之一。

正常情況下,人每天應該上廁所4到6次,每次小解時,大概排出大約200-400毫升。通過,人體能夠有效地排出體內的毒素和不必要的物質。但如果長期出現異常,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的信號。

喝水後一直上廁所不少人喝了水之後,總是急著去廁所,甚至有時候稍微喝點水就得上個好幾次廁所。這種情況,是不是就代表身體出了問題呢?其實,頻繁上廁所並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對於那些身體功能比較好的朋友來說,上廁所頻繁可能只是身體在排出多餘水分和廢物,並不是病態的表現。尤其是在早晨或者喝水後的短時間內,膀胱積累了更多,身體通過上廁所來把多餘的水分和代謝物清除。但如果是喝了水後非常急迫地去廁所,而且上廁所次數過於頻繁,甚至出現不健康的症狀,那就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像是膀胱炎、甚至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檢查,看看是否有的健康問題。

半天不去廁所相比之下,半天不去廁所的人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這種情況往往更值得警惕。很多人覺得「上廁所」好像沒啥大事,實際上這種現象可能是身體水分不夠或者上廁所系統功能出現了問題。首先,長期不去廁所可能是因為身體缺乏水分,或者體內的廢物積累導致腎臟和膀胱的排泄功能減弱。

中醫理論中,腎為「先天之本」,它主掌著身體的水液代謝。如果腎功能不好,往往會導致量少、上廁所困難等問題。

其次,半天不去廁所還可能是堵塞或者膀胱上廁所功能減弱的信號。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膀胱的彈性和控制力減弱,導致上廁所不暢。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調整,不僅影響身體的正常排毒功能,還可能影響腎臟的健康,長期積壓的毒素對身體造成傷害。

食療建議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水分的代謝與脾胃、腎臟等臟腑密切相關。脾胃的健康直接影響著水液的代謝和身體的各項功能。脾胃虛弱、腎氣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上廁所問題。對於這些問題,中醫有很多調理的食療方法。脾胃虛弱,可以多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白扁豆、紅棗等;而對於腎虛的人,可以通過食用黑枸杞、桂圓、枸杞等食材來滋補腎臟,增強上廁所功能。此外,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也是非常關鍵的。每天的水分攝入量應該根據自己的體重和活動量來決定,最好是分多次少量飲用,避免一次性飲水過多,造成膀胱的負擔。

快訊/台灣20%關稅「有望調降」?美商務部長:「將達成重大協議」最新進度曝光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台美關稅協議「即將達成重大協議」,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嚴峻之際,台灣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年台美貿易順差創下新高,加上人工智慧產業迅速崛起,推升晶片需求,但也因川普政府實施的20%關稅政策而備感沉重。台灣政府積極尋求突破,希望爭取調降稅率。盧特尼克的談話,被外界視為台灣關稅有望調降,但具體結果仍待觀察。

圖片來源:路透

觀察亞洲其他國家的談判情況,韓國雖已與美方就汽車關稅達成協議,並承諾加碼對美投資,但近期卻因美國移民局突襲工作簽證,使投資成本再次上升,目前雙方仍未正式簽署關稅協議。至於日本,雖已提交相關文件,但最終仍未達成共識,顯示美方態度強硬,談判陷入僵局。

在全球貿易談判中,美國正同時與多國角力。其中,印度與美方的談判陷入僵局,川普計劃親自與莫迪總理(Narendra Modi)會面,試圖透過對話尋求突破,但美方要求印度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可能成為雙方交涉的關鍵。整體來看,川普政府正積極運用貿易政策爭取美國利益,而最終結果仍需時間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路透)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顏慧欣表示,雙方談判持續推進中,雖有進展,但仍需等待美方安排會議時程。我方正努力爭取更合理的關稅優惠,未來若有新進展將即時向外界說明。行政院也已啟動產業、勞工及農民支援措施,並於昨日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希望新會期通過,以支持產業發展、穩定就業並照顧民生。

期盼關稅還能再調降,減輕國內各大企業的經營壓力。

併發症可怕!糖尿病初期「有6個症兆」 第1個表現「最容易發現」別再忽視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要做好對糖尿病的預防,那麼如何儘早的發現糖尿病的早期跡象,及早治療是關鍵。其實糖尿病初期皮膚上會有一些症狀,不要忽視了。

作為一個有著13年糖尿病史的人,王先生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早期糖尿病的徵兆有哪些。

王先生49歲,一米八的個子卻不到70公斤。這是在13年前的一次搬家過後才查出來的糖尿病。接下來要說的就是被確診糖尿病初期時候的一些症狀感受,相信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糖尿病初期的徵兆

1.體重下降過快,開始就認為是搬家給累的,沒想到吃這麼多體重還是不斷下降。醫生說可能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不能分解葡萄糖產生能量,導致體內脂肪分解過快消耗多,才會導致體重下降。

2.口渴,一直想喝水。覺得水很甜,每天都要和很多的水,特別是睡覺前都要在床頭放一杯水,睡得才踏實。

3.手腳會有麻木感,胳膊和腳趾頭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出現後會覺得渾身無力,特別不舒服,心情也會很煩躁。

4.視力模糊,特別是玩手機後,會感覺視力下降有點快,看東西沒有以前那麼清楚了,我又不喜歡戴眼鏡,所以這個徵兆對我來說比較明顯。

5.比較虛,也就是經常會無精打采,稍微運動,哪怕是上個6層樓梯都會出汗,特別是剛查出來那段時間,感覺身體特別虛弱。

6.睡眠品質不好,還容易餓。這可能是每個糖尿病人都有的困擾,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得吃很多無糖餅乾,才能入睡。有時候可能還會失眠。

這些都是在剛查出來糖尿病後一年的一些感受,其實很多在沒去醫院之前就有這些徵兆了,只是我沒太在意,都歸結到自己搬家勞累所致。

這十多年的糖尿病經歷,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再配合內分泌醫生的指導下,改變了許多不良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血糖處於一個平穩狀態,所以我要告訴大家,其實糖尿病不可怕,你只要有決心做到以下幾點,一切都還來得及。

1.根據醫生指導服用降糖藥物,有類似症兆,先去醫院看醫生,按時服用藥物。

2.每天飯後堅持鍛煉,特別是晚飯後。一般晚上我會去體育場快走10圈,堅持一個月以上我相信你也會當成一種習慣,一旦停下來就會覺得少點什麼一樣。

3.飲食上基本上不要吃含糖和辛辣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也可以,但是不要去專門吃一些非常甜的水果,這樣配合以上兩條,在日常生活中會逐漸穩定你的血糖,其實稍加註意再配合醫生的指導建議,糖尿病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下面是日本專家對糖尿病的研究和預防,不防我們來借鑒一下:

1、糙米能預防或減輕糖尿病症狀

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糙米中含量豐富的「γ-穀維素」能夠調節胰腺「β細胞」,幫助胰腺功能恢復正常,從而起到預防糖尿病或減輕糖尿病症狀的作用。

長期攝入高脂、高糖食物會給胰腺帶來負擔,導致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降低,無法產生必要量的胰島素以保持血糖穩定,從而導致糖尿病。

日本琉球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美國《內分泌學》雜誌網路版報告說,連續13周給實驗鼠單純餵食高熱量食物,會導致β細胞總量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也隨之減少。而如果讓實驗鼠同時攝取高熱量食物和γ-穀維素,則不僅能夠保持β細胞數量穩定,還能夠維持其正常功能。

糙米中米糠和胚芽部分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人們消除沮喪煩躁的情緒,使人充滿活力。此外,糙米中鉀、鎂、鋅、鐵、錳等微量元素,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貧血症。

它還保留了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腸道蠕動,軟化糞便,預防便秘和腸癌;膳食纖維還能與膽汁中膽固醇結合,促進膽固醇的排出,從而幫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2、日本的糖尿病專家認為,先吃菜後吃飯,對於控制血糖有著重要意義。

「先吃菜,再吃魚,最後吃飯」簡單易行

據日本京都糖尿病專家梶山靜夫表示,改變進食順序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對食材的進食先後順序進行調整。首先吃含蔬菜、菌類、海藻類的小菜,吃5分鐘後開始吃肉、魚、大豆及其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最後才吃米飯、麵食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NBA/麥迪最難破5大紀錄 前面4個堪稱神蹟最後1個卻成生涯黑點

麥迪巔峰時期,那絕對是巨星實力,一度還是聯盟最頂級得分手之一。麥迪身體天賦好,他是完美鋒衛搖擺人身材,在123號位之間可以隨意切換。球風華麗,進攻萬花筒,粉絲多,他當過聯盟門面球星之一。但因為傷病,導致麥迪生涯巔峰短暫,如果健康一點,他成就完全可以比肩科比。雖然麥迪只有十幾個生涯,這段期間還是創造了不少紀錄,每一個都被歷史銘記。這5個紀錄都很難打破,估計再過20年都難以有人親近。如果姚麥早一點聯手,也許生涯軌跡就完全不同了。


35秒13分

這是麥迪生涯最值得炫耀瞬間,面對強大馬刺隊,麥迪一人力挽狂瀾。就連主場球迷認為火箭必輸無疑,還有1分鐘左右,很多球迷都退場了。而麥迪這35秒,將自己進攻才華展現淋漓盡致,一人連投帶罰,短短35秒暴砍13分,幫助球隊完成大逆轉。儘管麥迪時刻過去了21年,至今仍被津津樂道,雖然有類似麥迪時刻出現,比如米爾薩普28秒11分,穆雷32秒12分,但是震撼程度跟“麥迪時刻”比起來,那都差了很遠。


聖誕大戰場均43.3分

能被聯盟安排聖誕大戰,那絕對是有明星球員,球隊也是流量巨大,若不然聖誕大戰根本沒資格去比賽。麥迪一直是人氣球星,生涯3次被安排打聖誕大戰,在聖誕大戰場均43.3分,這在歷史高居第一。之後是東契奇36.3分,麥迪這數據斷檔領先所有人,未來誰能超越40分都不易,更別說超麥迪了。

唯一後衛和小前鋒都入選過一陣

之所以說麥迪是最強鋒衛搖擺人,就是因為他創造了這項紀錄。不管是後衛,還是小前鋒,麥迪都打出了頂級水準。能得分,能組織,防守也頂級,他利用自己超強運動能力,還有無與倫比靜態天賦,讓麥迪能在123號位隨意切換。別看現在籃球位置感越來越模糊,球員技術更全面,但至今只有麥迪在後衛和小前鋒位置都入選過一陣子。


單季場均1.9記蓋帽

看到場均1.9記蓋帽,你會認為這是內線數據,這數據已經算是防守大閘。但看到是麥迪,確實讓人覺得驚訝。麥迪身高臂展長,運動能力出色,早期封蓋能力在外線獨一檔。就算是喬丹,DPOY賽季也就1.6記蓋帽,麥迪蓋帽比他還生猛。單論蓋帽能力,麥迪在後衛線絕對是第一檔存在。


戰績最差得分王

這個紀錄,算是麥迪生涯黑點,因為麥迪被駭最多就是說他帶領能力差,畢竟生涯從未突破季後賽首輪。麥迪魔術時期,那是進攻最巔峰,這段期間2次拿下得分王,但球隊戰績慘不忍睹。特別是在2004年球季,雖然麥迪場均28分拿下得分王,球隊只有21勝全聯盟墊底,期間還有誇張19連敗。也是從這時開始,麥迪被貼上「數據刷子」標籤。

曾和利菁合作!資深男星驚傳「安養院過世」享壽63歲 生前失智「含淚退出演藝圈」

在閒暇的時光裡,許多人喜歡收看各種綜藝節目,透過這些娛樂節目放鬆心情。在台灣,有許多以談話和表演為主的節目,常常能帶給觀眾歡笑和愉悅的感覺。然而,近日卻傳出一名曾在《鑽石夜總會》上露臉的男藝人突然離世,他的演藝圈後輩也在社群上發文證實了這個消息。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伊東万寿男)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這位男星名叫伊東萬壽男,曾在90年代風靡一時,是最受歡迎的諧星之一。他以驚人的縮骨功著稱,每次表演都能引起觀眾的熱烈笑聲。他的表演風格獨特,經常.衤果.著上半身,搭配黑色緊身褲,尤其以把自己縮進行李袋的表演而聞名國際,被譽為「超能力伊東」,享有崇高地位。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伊東万寿男)

曾在利菁主持的《鑽石夜總會》節目中表演,深受觀眾好評。然而,晚年伊東萬壽男遭受多種健康問題的折磨,包括腦梗塞、失智症和髖關節等疾病。於2020年入住安養院進行休養,令眾多粉絲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如今傳出他已辭世,享年63歲,消息讓外界感到震驚。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伊東万寿男)

雖然伊東萬壽男的死因尚未公開,但消息一傳出,許多粉絲難以置信,不敢相信他這麼年輕就離開了。有粉絲紛紛在社群媒體上留言表達對他的懷念,說道「曾經被他逗得笑破肚皮呢」、「再也不會有這種風格的藝人了!」、「這麼開朗敬業的人,居然就這樣離開了」。

願他一路好走. . .

NBA/不管你是否相信 喬丹之後只被5人打服過杜蘭特落選

能進NBA,那都是籃球領域天才,就算只是飲水機存在,他們換個聯賽絕對是大殺器存在。想要在這群天才裡脫穎而出就夠難了,更何況還要打服對手。整個NBA公認打服聯盟,還得是90年代喬丹,那時是NBA最鼎盛時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而喬丹在整個90年代都是第一人。在喬丹之後,雖然也出現很多球星,但跟他一樣打服了聯盟也就5人。強如杜蘭特都只能算最強傭兵,你就知道今天這5人都是大神存在。


歐尼爾是喬丹之後,唯一實現三連霸+三連FMVP大神,在中鋒位置,他統治力真是無人能敵。歐尼爾擁有歷史頂級身體天賦,還有豐富低位技術,能強打,也能秀各種細膩技術,不包夾基本上是送分。在三連時期,歐尼爾是當之無愧聯盟第一人,甚至為了限制也修改了規則。他屬於超模存在,未來50年都難以出現奧尼爾這樣中鋒。如果他巔峰空降當今聯盟,小球打法都會因他而消失。


鄧肯屬於大道至簡,球風樸實無華,但統治力十足。整個19年生涯,都是場均接近20分10籃板2阻攻數據。他帶領能力強,球風無私,發揮穩定,巔峰夠長,在5次奪冠期間,他都是球隊絕對的中流砥柱。 19年5次奪冠,這段期間跨度很大,鄧肯經受住了時間考驗。他確實沒有當過第一人,但是送了不少第一人去釣魚。如果他貪戀數據一點,多拿幾個MVP不是問題。


柯比就是喬丹後最強分衛,他擁有巔峰喬丹至少90%實力。在湖人20年期間,Kobe5次奪冠,這段期間他用進攻打服了太多對手。特別是06—10期間,Kobe是穩健聯盟門面,不管是數據,榮譽,球場表現,都遙遙領先同位置所有人。 20年生涯拿下5冠,11次一陣,9次一防,2次得分王,絕對攻防一屬性。正是科比讓對手心服口服,他退休巡演如此成功,沒有絕對實力,凱爾特人這樣宿敵,不可能將主場地板送給科比表示敬意。

詹姆斯屬於出道就巔峰,高中時期的就已經名震全美了。進入NBA後,詹姆斯進步神速,短短幾年時間,就打出了MVP級別表現。這20多年生涯,詹姆斯打散了東部太多球隊,來到西部一樣奪冠。 4冠+4FMVP+4MVP,這就是統治力最好證明。都40多歲了,依舊場均25+5+5數據,依照他這狀態,估計能打到45歲。


柯瑞是小球時代引領者,沒有他的出現,小球打法都不一定能盛行。他用三分改變了聯盟格局,也改變了籃球方式,他是劃時代存在。至於統治力,拿下4冠,歷史三分王,全票MVP,帶隊打出73勝9負歷史第一戰績,這一切都足以證明,柯瑞就是魔術師之後最強控衛。

NBA/同樣都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為何杜蘭特依舊大殺四方Kobe則一落千丈?

NBA球星最怕什麼,那自然是傷病,即使你天賦瞎眼可見,一旦遭遇嚴重傷病,球星就可能被毀掉。這裡面阿基里斯腱斷裂,堪稱是球星殺手,球星遇到這樣傷病,基本上就可以考慮退休了。杜蘭特和科比,那都是歷史級得分手,他們都遭遇過跟腱斷裂。那為什麼傷癒復出後,杜蘭特還能大殺四方,柯比卻一落千丈呢,看完我的分析你自然能懂。

首先就是兩人年齡差距,一定是越年輕恢復效果越好。柯比受傷都34歲了,這已經是不少球員巔峰尾巴,本來他打法對於身體磨損就大,遭遇這樣傷病,肯定恢復起來更慢。而杜蘭特則是30歲,這是球員黃金年紀,兩人差了足足4歲,恢復效果自然不同。


受傷位置兩人也不同,雖然都是跟腱斷裂,Kobe是左腳受傷,而杜蘭特是右腳。大多數球員,都是靠左腳啟動,他們發力,起跳,衝刺,都是靠左腳當發力腳。科比本來就喜歡打神仙球,左腳受傷,運動能力肯定大打折扣。杜蘭特運氣好點,他是傷的右腳,左腳還是能做很多動作,在運動能力是,杜蘭特受影響肯定小很多。


復健時間兩人也不同,Kobe是偏執狂,為了球隊勝利,生涯太多次提前復出,身體不是完全恢復就帶傷作戰。他跟腱斷裂,滿打滿算就恢復了8個月,這樣提前復出,為之後6場比賽再次受傷埋下伏筆。杜蘭特則是安心養傷一年半,他付出基本是自己80%狀態,Kobe最多60%,因此在場上表現自然不同。


打法也是影響兩人表現原因之一,Kobe喜歡打高難度進球,每次進球對於身體負擔都很大。受傷後,運動能力下滑嚴重,即使乾拔都常被帽。杜蘭特則是利用自己身高+臂展,加上出生投籃手感,就立棍單打依舊很無解。大傷後,杜蘭特變向都很少,純粹就是靠天賦打球。所以在不同球風下,杜蘭特發揮更穩定,Kobe雖然美如畫,但效率確實太低。


最後就是醫療水準差距,科比和杜蘭特受傷差了足足6年,這6年時間醫療水準有了巨大提升。杜蘭特享受更先進醫療,科比則落後很多,加上恢復時間,年紀差距,導致最終呈現在場上表現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NBA/眾所周知無限開火權誰都想要 但現役僅5人配得上勒布朗落選

所謂「無限開火權」就是字面意思,就是球星能每場無限出手,直到自己體力消耗殆盡。得分數據炸裂,那頂薪幾乎沒跑,所有數據都不如得分數據更有價值。因此,在這個數據井噴時代,大家得分數據都在提升,這也是NBA薪資越來越高原因之一。不過無限開火權不是誰都可以,你在瘋狂出手拿高分同時,還必須能贏球,這樣隊友和球隊才能允許你這樣做,若不然就只是數據刷子。別看現役每支球隊都有當家球星,真能讓球隊允許無限開火也就5人。

約基奇是當今NBA第一中鋒,進攻手法豐富,距離沒有死角,他能從三分線持球進攻到內線。常年都是場均28分左右,效率極高,能打關鍵球。作為掘金絕對核心,只有約基奇打開,隊友才能享受到送出助攻。不管是從戰術還是個人實力看,約基奇都可以無限開火。只不過他球風很無私,更願意打團隊籃球,但凡他想要數據漂亮點,每場多出手幾次,場均30分真是一點不難。


字母哥是公鹿絕對核心,球隊攻防都很依賴他。如今球隊想要留下字母哥,更要確立他至高無上球隊地位。原本字母哥進攻就生猛,能抗產量,效率也高,經常命中率都在50%以上。雖然手段不算豐富,不過憑藉超人一般身體素質,他依舊能穩定貢獻30分10籃板數據。正是字母哥進攻威懾力足夠,雄鹿「一星四射」戰術才有威力,但凡他進攻拉一點,雄鹿估計拿不了21年總冠軍。


東契奇現在確定是湖人核心,詹姆斯畢竟老了,新老更替是很正常現象。東契奇是進攻萬花筒,在獨行俠時期,大家都見識過進攻才華。他已經拿過得分王,常年都是得分王有力競爭者,他也是現役70分先生之一。球商高,技術沒短板,能打關鍵球,這樣的東契奇無限開火沒人會反對,如果不大傷,未來30000分都有望。


亞歷山大單季得分王+MVP+FMVP,這可是比較喬丹這樣大神壯舉。亞歷山大中投絕對大師級別,製造犯規也是能力體現,未來至少5年,他都會是得分王熱門人選。在雷霆體系下,亞歷山大不斷成長,他也用總冠軍回饋了球隊。雷霆擁有這樣瑰寶,肯定要啥給啥,按照亞歷山大目前狀態,未來還有可能拿1—2次得分王。


最後是柯瑞裡,雖然勇士重建了,距離奪冠漸行漸遠,但柯瑞依舊能無限開火。他已經為球隊帶來4冠,他對於勇士貢獻巨大。未來就是享受籃球,球迷也願意看柯瑞每場瘋狂投三分。只有柯瑞,能把三分投成一種藝術,就算進不了季後賽,柯瑞也有這個特權。對於隊史第一人,還是劃時代球星,柯瑞值得這樣的待遇。

 

NBA/總決賽40分太難了 柯比1次杜蘭特也1次那詹姆斯多少次

例行賽想拿40分,對於現在NBA球星而言,真的不是什麼難事,就算是角色球員都可以拿40分。這放在10年前,不是核心球員,根本無望去拿40分。雖然現今聯盟,得分數據確實井噴,但是到了總決賽,想拿高分真的太難。畢竟這是冠軍爭奪戰,對手會想辦法阻止你得分。就拿40分來說,例行賽如砍瓜切菜輕鬆,但是總決賽就很難,難度甚至比常規賽拿60分都高。特別是看了我們熟悉超級得分手,總決賽40+分次數,你更能體會到難度所在。


科比前3冠是二當家,但後兩冠是絕對核心,這兩冠他也是無爭議FMVP。 OK解散後,Kobe進攻就進化,不管是技術,身體,閱讀能力,那都有了巨大提升。也是這段時期,Kobe才創造了單場81分神蹟。柯比拿了5冠,總決賽也打了不少,以他進攻能力+球權地位,照道理來說40+次數應該不少,但是很可惜,Kobe總決賽40+就1次。

杜蘭特最巔峰是在勇士,也是那一期他收穫了「死神杜」美譽。杜蘭特就是進攻機器,他是史上最年輕得分王,也是現役得分王次數最多球星。在勇士兩連冠期間,球隊第一進攻點是杜蘭特,柯瑞都不及他,在隊內杜蘭特可以無限單打。不過即使有柯瑞幫助杜蘭特吸引防守,他有太多舒適單打機會,40分也就1次。


很多人會想到喬丹,畢竟他是總決賽之神,只要進了總決賽奪冠率就100%。喬丹總決賽很猛,對手越強,他也就越強,遇到巴克利之後,喬丹還有過場均41分誇張系列賽。不過就這樣情況下,喬丹總決賽40+也就6次,平均每次奪冠就1次40+。


詹姆斯很多人質疑他得分能力,甚至說他愛丟鍋,但是看了總決賽40+次數,你就不會這麼認為。詹姆斯是現役總決賽之王,打得場次最多,40+次數也最多。詹姆斯總決賽40+有8次,在現役獨一檔存在,在歷史上也僅次於傑瑞維斯特10次。未來誰能突破5次,就夠了不起,現在其他人只能看到詹姆斯車尾燈。